之前介绍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在化工行业应用,现在介绍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电动执行器 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HL型、3610R型或PSQ型角行程全电子式电动执行机构是O型球阀的驱动装置,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,它以AC220V电源电压作动力,直接接受统一标准信号(4-20mA、0-10mA或1-5VDC、0-10V DC),将此转变成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位移,以角度位移(0~90°)运动,改变阀芯的开度,因此一定的输入信号对应一定的位置开度,实现比例动作。二位开关式接受AC220V或AC380V作动力,通过电机正反转实现开关动作,并同时输出阀位指示信号是一种高精度、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类产品。ZAJD型电动蝶阀有开关型和智能型二种,蝶阀与CWR执行机构配套,输入控制信号(4~20mADC或1~5VDC)及单相电源即可控制运转,具有功能强、体积小、轻便宜人,性能可靠、配套简单、流通能力大,特别是适合于介质是粘稠、含颗粒、纤维性质的场合。目前该阀门广泛应用于食品、环保、轻工、石油、造纸、化工、教学和科研设备、电力等行业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。电动调节蝶阀安装要点两大分析:安装位置、高度、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注意介质流动的方向应与阀体所标箭头方向一致,连接应牢固紧密。电动调节蝶阀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,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通用阀门标志》GB12220的规定。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.0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,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能试验。合格后方准使用。强度试验时,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.5倍,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,阀门壳体、填料应无渗漏为合格。电动调节蝶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偏置板式、垂直板式、斜板式和杠杆式。按密封形式可分为软密封型和硬密封型两种。软密封型一般采用橡胶环密封,硬密封型通常采用金属环密封。 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: 电动调节蝶阀通常由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(0~90°部分回转)和蝶阀整体通过机械连接,经过安装调试后共同组成。 根据动作模式分类有:开关型和调节型。 开关型是直接接通电源(AC220V或其他电源等级的电源)通过开关正、反导向来完成开关动作。 调节型是以AC220V电源作为动力,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预设的参数值4~20mA(0~5等弱电控制)信号来完成调节动作。 
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电动调节蝶阀应用场合: 电动调节蝶阀适用于流量调节。由于蝶阀在管路中的压力损失比较大,还应考虑关闭时蝶板承受管道介质压力的坚固性。此外,还必须考虑在高温下弹性阀座材料所承受工作温度的限制。 蝶阀的结构长度和总体高度较小,开启和关闭速度快,且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,蝶阀的结构原理适合制作大口径阀门。当要求蝶阀作控制流量使用时,重要的是正确选择蝶阀的尺寸和类型,使之能恰当地、有效地工作。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主营阀门有:截止阀,电动截止阀电动调节蝶阀适用于要求达到*密封、气体试验泄漏为零、寿命要求较高、工作温度在-10度~150度的淡水、污水、海水、盐水、蒸汽、天然气、食品、药品、油品和各种酸碱及其他管路上。 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 (a)。弹性座密封结构 弹性座密封结构,采用偏心蝶板安装在阀杆上,其边绩为球形、锥形两种,并与弹性密封圈相配合.密封圈做成L形和U形两种,与蝶板密封面相吻合。密封副在介质压力作用下,产生微小的弹性变形,从而实现密封。根据阀门的公称通经,公称压力选择其结构形式,根据承压受力设计密封圈壁厚。 (b)。多层次密封结构 多层次密封结构,采用软硬多叠层式金属圈,将多叠层密封圈固定在蝶板上,使其不发生弯曲和移动,并有效避开了介质对叠层密封圈的直接冲刷,阀座密封面采用耐磨性能的硬质合金焊条堆焊,从而提高了蝶阀的使用寿命。并具有金属硬密封和弹性密封的双重优点,无论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,均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。采用三维偏芯结构设计,阀座与蝶板几乎无磨擦,具有越关越紧的密封功能。 (C)。中线型结构 中线型结构,由阀体、内衬里层(聚四氟乙烯或橡胶)和(不锈钢阀板或镀铬钢阀板)、阀轴组成,其介质流线型的结构设计近似于直线,调节性能好,密封结构为居中心线型密封,密封性能可靠达到双向密封零泄漏,可以任意位置安装。  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电动调节阀的产品选用要点 1.电动调节阀选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:公称直径、设计公称压力、介质允许温度范围、流量系数等。 2.对于要求流量和开启高度成正比例关系的严格场合,应选用调节阀。高精度调节工艺需选用电动V型调节阀;口径>200优选电动调节蝶阀系列。 3.阀门的密封性能是考核阀门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。阀门的密封性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,即内漏和外漏。内漏是指阀座与关闭件之间对介质达到的密封程度。外漏是指阀杆填料部位的泄露,阀杆垫片部位的泄露以及阀体因铸造缺陷造成的泄露。外漏是不允许发生的。 4.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快开、抛物线、线性、等百分比四种,需根据实际工作流量特性选择具有合适流量特性的调节阀。 电动调节蝶阀结构原理注:S=调节阀全开时的压力损失/调节阀所在串联支路的总压力损失。 为了避免通过阀门的水流速过高并尽量节省水泵功耗,宜使阀门工作状态的S≤0.7. 5.调节阀公称直径的选取应根据所需阀门流通能力确定。调节阀公称直径不应过大或过小。过大,增加工程成本,并且阀门处于低百分比范围内,调节精度降低,使控制性能变差。过小,增加系统阻力,甚至会出现阀门100%开启时,系统仍无法达到设定的容量要求。与本文相关的论文:自力式煤气调压阀组
|